海王星的卫星

海王星的卫星

截至2024年2月,海王星已知擁有16顆天然衞星,這些衞星都是以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水神命名[注 1]。其中最大的一顆仍然是威廉·拉塞爾在發現海王星之後僅17天,於1846年10月10日發現的海衞一;第二顆衞星海衞二(勒德)則在超過一世紀後才發現。

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。 (2017年4月12日)

1989年航行者2號飛過3天後所拍海王星(上)和海衞一的照片。

海衞一是唯一擁有行星質量的不規則衞星,也就是說它的軌道與海王星的自轉方向相反,軌道相對於赤道也是傾斜的。這顯示它不是與海王星同時形成,而是被海王星的重力捕獲的。太陽系第二大的被捕獲衞星是土衞九(費比),但它的質量僅有海衞一的萬分之三。海衞一的捕獲,可能發生在海王星與它的衞星系統形成一段時間之後,對海王星原始的衞星系統而言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。擾亂了它們原有的軌道,所以它們相互撞擊形成碎石礫的盤面。海衞一的質量夠大,可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,並能夠保留稀薄的大氣層,可以形成雲層和霧靄。

海衞一的軌道內側還有7顆規則衞星,其運行軌道與海王星相同,並且靠近海王星的赤道面;在海王星環內也有一些衞星,這些衞星中最大的是海衞八(普羅秋斯),它們都是在海王星捕獲海衞一,並且在海衞一的軌道變圓後從之前的碎石礫盤面中重生的。在海衞一的外層,海王星還擁有6顆不規則衞星,海衞二也是其中之一,其運行軌道距離海王星要遠得多,並且傾角也很大:其中有3顆衞星擁有順行軌道,其餘幾顆則是逆行軌道。從不規則衞星的角度來說,海衞二的軌道很不尋常,它的離心率異常之大,距海王星最近的點也異常之近,表明它很可能曾是規則衞星,但其運行軌道在海王星捕獲海衞一之際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。海衞十 (普薩瑪忒)和海衞十三 (Neso)是海王星最外層的兩顆不規則衞星,其運行軌道也是迄今在太陽系中所有衞星里最大的。

相关推荐